香港地質公園
香港地質公園於2011年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地質公園,整個公園包括新界東北沉積岩同西貢東部火山岩兩大園區,佔地5,000公頃,分為8個景區,而這個世界級的地質公園就是用西貢六角形岩柱作為標誌。
香港國家地質公園園區和景區簡介
1 西貢火山岩園區
西貢火山岩園區位於香港東面西貢地區一帶海域,自大浪灣海岸向南延伸,包括糧船灣至果洲群島等發育良好六方柱的海島與出露典型火山岩的橋咀洲。該園區共分「糧船灣」、「橋咀洲」、「甕缸群島」及「果洲群島」四個景區,面積約17平方公里。西貢火山岩園區的設立,主要是保護出露於西貢的大規模酸性火山岩柱。據估計,西貢這一片酸性火山岩柱群,面積約為100平方公里(部分是海域),個別位置的岩層厚度估計超過400米,岩柱直徑可達3米。在世界各地,絕大部分六方形岩柱由含硅質較低的基性玄武岩構成,岩柱直徑一般不會超過1米。香港的酸性火山岩柱可以說是六方形石柱之中的稀有品種。除了香港,迄今發現酸性火山岩柱的地方不多,例如浙江臨海、浙江衢州及吉林四平山門。香港的岩柱規模最大,加上其面積廣、厚度大、岩柱粗壯,其價值更加珍貴。
2 新界東北沉積岩園區
香 港 地 質 公 園 的 沉 積 岩 園 區 位 於 香 港 新 界 東 北 面 , 包 括 赤 門 海 峽 沿 岸 與 附 近 的島 嶼 , 北 至 印 洲 塘 , 南 至 荔 枝 莊 , 西 至 馬 屎 洲 、 丫 洲 , 東 至 大 鵬 灣 的 東 平 洲 。共分為「東平洲」、「印洲塘」、「赤門」及「赤洲 — 黃竹角咀」四個景區,面積約33平方公里。新 界 東 北 沉 積 岩 園 區 比 較 完 整 記 錄 了 香 港 大 約 4 億 年 的 地 質 歷 史 , 主 要岩 石 包 括 出 露 於 黃 竹 角 咀 的 砂 岩 和 礫 岩 , 屬 晚 古 生 代 泥 盆 紀 陸 相 和 淺 海 相沉 積 岩( 約 4 億 年 前 )。 另 外 有 出 露 於 馬 屎 洲 的 二 叠 紀( 約 2 . 8 億 年 前 )海 相 砂岩 及 泥 岩 和 赤 門 海 峽 兩 岸 的 早 侏 羅 世 海 相 砂 岩 和 粉 砂 岩( 約 1 . 8 億 年 前 )。 而出 露 於 赤 洲 、 印 洲 塘 和 大 鵬 灣 多 個 離 島 的 紅 色 砂 岩 、 粉 砂 岩 、 礫 岩 和 角 礫 岩( 約 白 堊 紀 晚 期 ), 顯 示 當 時 屬 乾 旱 的 陸 相 地 質 環 境 。 出 露 於 東 平 洲 的 是 古 近 紀( 約 5 , 6 0 0 - 3 , 2 0 0 萬 年 前 )的 粉 砂 岩 和 頁 岩 , 為 香 港 最 年 輕 的 地 層 。 這 些 沉 積 岩在不同的地質和地理條件作用下形成多樣化的地貌景觀。
1 糧船灣景區
糧 船 灣 景 區 位 於 西 貢 東 郊 野 公 園 , 萬 宜 水 庫 東 至 東 北 面 一 帶 海 岸 。 糧 船 灣 沿 岸一帶布滿幾近垂直的六方形火山岩柱,極其壯觀。這裏除了清楚顯示排列整齊、密集的六方火山岩柱外,還能看到斷層、褶曲、及岩脈侵入等地質現象。
2 甕缸群島景區
甕缸群島景區位於西貢,在糧船灣以南,包括橫洲、火石洲、沙塘口山及吊鐘洲的金鐘岩,其中橫洲、火石洲和沙塘口山沿岸盡是密集排列的火山岩柱,外觀與糧船灣和果洲群島相似。雖然這裏的岩柱仍以六方形為主,但也夾雜為數不少的四方或五方形岩柱。這裏的火山岩柱在長期海浪侵蝕下形成雄偉的海岸侵蝕地貌,例如險峻的懸崖峭壁、海蝕拱、海蝕柱和海蝕洞等比比皆是。基於安全考慮,甕缸群島並不適合旅遊人士登岸遊覽,所以只鼓勵不登岸的海上旅遊。
3 果洲群島景區
果 洲 群 島 位 於 西 貢 市 中 心 東 南 約 1 5 公 里 , 由 南 果 洲 、 北 果 洲 、 東 果 洲 , 以 及多 個 小 島 和 石 排 組 成 。 果 洲 群 島 是 香 港 水 域 內 最 東 南 端 的 荒 島 , 除 了 一 個 小型 燈 塔 , 並 沒 有 其 他 人 為 建 設 。 果 洲 群 島 孤 懸 海 上 , 缺 乏 屏 障 , 長 期 受 到 風 浪侵蝕,形成各種奇特的海岸地貌,包括險峻的斷崖、深長的海蝕隙,還有各種奇形怪石。由於具有最高的保育價值,加上果洲群島孤懸海上,島上滿是危崖峭壁,風浪極大,基於安全考慮,並不適合一般遊客登岸遊覽。
4 橋咀洲景區
地 質 學 家 估 計 橋 咀 洲 位 於 破 火 山 口 的 邊 緣 地 方 。 在 這 裏 有 比 六 方 岩 柱 更 早 形 成的 多 種 火 山 岩 , 包 括 集 塊 角 礫 岩 、 二 長 岩 、 沉 凝 灰 岩 和 流 紋 岩 等 。 這 些 火 山 岩為研究侏羅紀至白堊紀火山活動提供了重要的線索。碼頭旁近岸處的小島,名為橋頭,每
當潮退時,即出現一條由礫石構成的連島沙洲,有趣地將橋咀洲與另一小島橋頭連接起來。遊客可趁此機會沿著連島沙洲,步行至橋頭小島。
5 東平洲景區
東平洲形狀如彎月,是香港境內最東北面的海島。東平洲地勢相當平坦(最高點48米),故得「平洲」之名。東平洲擁有香港境內最年輕的地層,只有5,600 -3,200萬年歷史,被命名為平洲組,主要由粉砂岩、泥岩和頁岩組成,擁有很多不同種類的化石。這裏著名的地貌景點有更樓石、龍落水、難過水及斬頸洲。
6 赤門景區
赤門景區包括赤門北岸一帶,西南岸的馬屎洲及南岸的荔枝莊。馬屎洲出露了形成於2.8億至2.5億年前(二叠紀)的沉積岩,屬於比較古老的岩石。這些沉積岩除了展示清晰易辨的斷層、褶曲、石英脈、結核等地質構造外,還蘊藏極豐富的動物化石,包括瓣鰓類、腕足類、雙殼類和菊石化石,標誌著香港地質歷史上一個重要時段。
位 於 赤 門 南 岸 的 荔 枝 莊 , 出 露 了 多 種 岩 石 類 型 , 既 有 與 火 山 活 動 直 接 相 關 的岩 石( 例 如 凝 灰 岩 、 沉 凝 灰 岩 ), 亦 有 多 種 不 同 的 沉 積 岩( 例 如 頁 岩 、 燧 石 )。同時,岩石中含有大量植物化石,也可以找到極富美感的地質構造(例如斷層、褶曲)。
7 印洲塘景區
印洲塘位於新界東北部,這裏及其鄰近離島一帶的地層是由紅色砂岩、礫岩和角礫岩所組成,屬白堊紀晚期的紅層,與中國大陸的丹霞地貌同屬一類,其赤紅顏色是當時氣候乾燥,岩石中鐵質發生氧化作用的結果。新生代以來,由於構造沉降、海平面上升,使這裏形成海灣相連,眾島環抱的內海環境。這裏著名的地貌景點包括紅石門、印洲及往灣洲等。
8 赤洲 — 黃竹角咀景區
黃竹角咀及赤洲分別位於赤門海峽東北角及東面出口。黃竹角咀擁有香港最古老的岩石,形成於大約4億年前,這裏的岩層原來呈水平狀態,因擠壓變形成為近直立的狀態,加上海浪侵蝕便塑造出著名的「鬼手」。與黃竹角咀遙遙相對的赤洲,有三分之二面積由白堊晚期的紅層所組成。赤洲及黃竹角咀沒有民居,是新界東北沉積岩園區內兩片完全沒有建設和未經發展的土地,充分展現大自然之手的創作之奇。基於安全考慮,赤洲及黃竹角咀並不適合旅遊人士登岸遊覽,所以只鼓勵不登岸的海上旅遊。
2009年11月3日,香港政府在西貢萬宜水庫東壩六角岩柱群下舉行香港地質公園開幕禮,國土資源部副部長汪民代表中央向香港政府頒發認證,為香港首個國家級旅遊景點揭開序幕。香港只是個彈丸之地,但能夠有一個世界級的地質公園,身為香港人也感驕傲!
香港地質公園已成功列入中國第一百八十三個國家級地質公園,當局計畫明年中向聯合國申請成為世界級地質公園。
地質公園大部分基礎設施已投入服務,包括傳意版、安全指引、標誌牌及警告牌,多個遊客及教育中心已投入服務,包括西貢蕉坑的岩石學堂及馬屎洲附近的三門仔教育中心,至於蕉坑獅子會自然教育中心及荔枝窩的教育中心快將開幕。
香港地質公園面積 50平方公里,由八個景區組成,集中在新界東北及西貢。各景區具備獨特的地質風貌,以西貢火山岩園區為例,該處的六角岩柱群由陸地延伸至深海園區以外,覆蓋超過 100平方公里,世界第一。
政府將銳意推廣地質公園的保育及旅遊,漁農自然護理署已劃定八條陸路及兩條海路遊覽路線,沿途豎立傳意牌(文字及圖解)。漁護署高級郊野公園護理主任林銳芳說,政府將於本月底至明年 3月,逢周日及公眾假期,為遊客提供免費地質導賞活動,範圍包括萬宜水庫、橋嘴洲、荔枝莊及東平洲。
十條地質遊覽路線
《陸路》
•東平洲環島郊遊徑 重點:沉積岩、風光自然教育
•荔枝窩自然步道 重點:客家文化、生態自然教育
•鴨洲地質步道 重點:沉積岩、風光自然教育
•馬屎洲自然教育徑 重點:沉積岩、地質構造自然教育
•荔枝莊地質步道 重點:沉積岩、地質構造自然教育
•萬宜地質步道 重點:六角形火山岩柱自然教育
•大浪灣遠足徑 重點:風光遠足
•橋嘴洲地質步道 重點:地質步道火山岩自然教育
《海路》
•西貢島嶼海路漫遊 重點:六角形岩柱、海蝕地貌海上觀光
•新界東北海路漫遊 重點:海灣、海島風光海上觀光、傳統文化、生態自然教育
參考網址:
http://www.geopark.gov.hk/
資料來源:漁護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