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16日星期一
錦田寫意遊(4) ----蔭華廬
「蔭華廬」又名「潘屋」,其門前的浮雕有 8 隻獅子塑像,故又稱獅子屋。
根據香港嶺南大學香港與華南歷史研究部高級研究員劉蜀永介紹,1938年11月,中共領導人葉劍英曾來港養病,這期間他曾到元朗「蔭華廬」潘君勉家中作客。劉蜀永指,《葉劍英傳》當中就有提及相關歷史,而潘君勉亦正是受到葉劍英的啟發,其後組織香港商界捐獻鉅款支持抗戰事業,並通過葉劍英的關係,將兩名侄兒送到八路軍參加抗日。
由於「蔭華廬」日久失修,不能入內參觀。它的外觀有點破落,不過大門外的浮雕,仍可見細緻精美的雕工。
錦田寫意遊(3) ----二帝書院
二帝書院 位於錦田水頭村,由錦田鄧族興建,由於歷史悠久,因此已被評定為 歷史建築 及 古蹟 ,是個特色 景點 。熱愛感受歷史文化的人士不妨到此一遊。
鄧族早於十一世紀已開始定居於錦田一帶的肥沃平原。相傳二帝書院建於道光(1821至1850年)末年以供奉文昌和關帝,並提供講學及教學之所。
二帝神像原供奉於書院附近的風水塔。該塔相傳能幫助族中子弟高中科舉,但其後遭拆卸,村內16名士紳遂籌組鄧二帝會,負責建造和開辦一間以二帝命名的書院,供奉二帝。二帝書院純作教學用途,故結構簡單實用,修繕工程於一九九四年底完成後,開放供市民參觀。
錦田寫意遊(2) ----錦田樹屋 天后古廟 港版天空之鏡
「錦田樹屋」位於錦田水尾村,據說前身是一間天后廟,也有說此為一所書齋。1662年,清庭為斷絕沿海居民接濟明朝遺臣鄭成功,頒佈遷海令命令山東至廣東沿海(包括錦田一帶)居民遷入內陸五十里,自此石屋便告荒廢。石屋之側,挺立著一棵細葉榕,繞屋蔓生。細葉榕高13米,樹冠達41 米,估計樹齡逾100年。石屋的磚牆倒塌後,枝幹氣根仍維持原狀。2004年,該樹因其獨有外型及文化價值被列入《古樹名木冊》。
康文署估計榕樹已逾百歲,細葉榕和石屋兩者合起來被村民喚作錦田樹屋。石屋的磚頭大多已不復存在,但仍有少量依附在樹幹及樹根上,甚至有氣根穿過磚牆罅隙而生,屋樹融為一體。榕樹纏繞着石屋生長,它的氣根觸及泥土後能長成樹幹,如作棟樑般支撐樹冠。一些樹幹在空中橫向生長至數米之遠,仿如橫樑,可以從榕樹交錯的氣根看出石屋的輪廓。
水尾村天后古廟
距離樹屋不遠處有一座天后古廟,拫據廟內之碑記所示,其始建年代應為乾隆十年(1745)。後天后古廟因日久失修,全座倒塌,形同廢墟。約至1930年代,有芬傅法師及鄧族鄉民合力資重建,並於 1936 年落成。1968 年,錦田水尾村鄉鄧族組成重修委員會重修古廟,並於同年十二月竣工。
天后古廟內有一古鐘,重約一百八十餘斤,為信貢鄧春魁於清乾隆六十年(1745)奉立。廟內還有記述1968年重修天后古廟碑記,可證天后廟的歷史。
港版天空之鏡
在天后古廟前面有一池塘。波平如鏡絕對是池塘的寫實描述,風紋不動,塘邊的山巒野草像鏡子影像般反映在水面上。所以這裏又有港版天空之鏡的美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