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8日星期五

武夷山之旅 (11) ---- 虎嘯岩景區


午餐後,我們到虎嘯岩景區遊覽。

虎嘯岩景區以風嘯岩壑、泉掛松間而稱著,主要是景點有天成禪院、虎嘯八景。

虎嘯岩位於二曲溪南,海拔510米,面積17平方公里,與一線天景區緊緊相連,四壁陡峭,桌狀山形。相傳曾有仙人騎虎於此吼嘯,而得名,但另一個比較可信的說法,岩上有一石洞,當山風穿過洞口,發出有如虎嘯的吼聲,廻盪於山谷間,震撼眾人。登頂路徑,沿著山壁宛轉而上,有若天梯,沿線有好漢坡、坡仙帶、半入雲、定命橋、集雲關、賓曦洞、法雨懸河、語兒泉、天成禪院、岩雕觀音佛、普門兜、虎溪靈洞、不浪舟、白蓮渡義軍寨址、凌霄峰、倉基嶺、攬石峰、兜鍪峰等景觀。這里以紅層峰林為特色,其中交織著深溝幽谷,澗瀑流泉,意趣盎然。

由於虎嘯岩洞自古多為道教修練之處,因此具有濃郁的道教文化色彩。其中「天成禪院」建於清康熙四十六年(西元1707年),僅以三面土牆圍起,不需架屋頂蓋瓦片,儼然天成,故名「天成禪院」。禪院依崖附勢,分數級建內外佛殿,內殿岩壁鑿有大型觀音浮雕,觀音腳踩蓮花座,手中合什,下置祀台,台右有崩岩自然堆成的天然石屋,屋門嵌鐫"玲瓏"二字。全禪院數百平方米,不立一柱,不施片瓦,但風雨不侵,自然禪趣,獨具特色。














禪院右壁有一活泉,泉源由石縫流出,潺潺水聲,有若孩童牙牙學語,而命名「語兒泉」,泉水清澈甘甜,常有飲茶嗜好的民眾來此取水烹茶。

抵虎嘯岩下抬頭仰望,「虎溪靈洞」四大字高高立於岩壁上,此為康熙年間崇安縣令王梓到此遊覽,見此洞前臨西溪,改名「虎溪洞」並刻下「虎溪靈洞」。虎嘯岩登頂之路,陡峻驚險,處處有景,可說是「極目皆圖畫」的佳境。






虎嘯八景包括白蓮渡、集雲關、坡仙帶、普門兜、法雨懸河、語兒泉、不浪舟、賓曦洞。

白蓮渡為虎嘯岩澗水的佛語雅稱。百道澗水從岩頂奔瀉而下,經過岩際,竟相匯入西溪。飛泉在山石上綻起千朵浪花,佛界人士比擬之為怒綻的朵朵白蓮,故名白蓮渡。潺潺溪水匯入九曲溪的第二曲之后,水光波影映入曲水旁鐫有巨幅崖刻"鏡台"之上,构成具有濃重佛教气息的景觀。沈宗敬賦詩贊之:"虎溪一勺水,瀛海等無涯,但得登蓮筏,何愁不到家。"

集雲關位于虎嘯岩的峰腰,為上下虎嘯的分界。它雄踞谷口的交叉處,三條峽谷涌來的風云都要經過此處。風云變幻時,云霧翻滾聚散,蔚為壯觀,故名集云關。關隘處有一斜敞洞口的洞天,稱為企仙台,是觀賞云海的佳處。景點處有石坊門一座,正面題額為"集云關",背面為"半天云"。沈宗敬在《虎嘯八景·集云關》詩中贊曰:"嗟彼出岫云,隨風日來去。靈峰洞壑深,能使云常住。"

坡仙帶位于虎嘯岩的峰腰,是一條种植武夷岩茶的坡地,游山小徑從坡地中間通過,小徑兩旁茗叢映帶,茶葉飄香,恍若仙境,故名坡仙帶。另,坡仙是道家鉛汞派的著名煉丹師金竹坡的雅稱,他在闡釋煉丹術的《通幽訣》中寫道:"鉛汞者本是七寶之良媒,五金之筋髓。解則百事俱通,迷則百途并塞。"据此,坡仙帶的雙關義之一當指通向悟道的捷徑。沈宗敬在《詠坡仙帶》的詩句中寫道:"善解坡公帶,机成佛老貪。"
  
不浪舟于從坡仙帶通向天成禪寺的小徑上,山徑左臨万丈深淵,右傍高聳崖壁。徑上有一處懸斜著一方銳石,突兀橫欹,形似斜架在山壑間的一艘舟船,佛教信徒經此而去朝覲天成禪寺時,有臨淵警世之慨歎,故名為"不浪舟"。沈宗敬在《不浪舟》詠歎道:"波濤滿塵界,一葉能知止。還嫌架壑船,下臨不測水。"又,架壑石船俗稱烏龜石,又俗稱虎舌石,都因形似而得名。

普門兜從坡仙帶往游天成禪寺,通過不浪舟景點後,右邊有一處上突下斂的岩帶,高丈許,深數尺,長數十丈,可容納數十人,因其形似斜敞洞口的洞天,人稱之為駐真洞,清初知縣王梓因其前臨西溪,改名為虎溪洞,令邑人鐫其手跡"虎溪靈洞"四字于石壁。又因其与天成禪寺毗鄰,佛教信徒把它喻之為普度眾生的門戶。雅稱"普門兜"。沈宗敬在《虎嘯八景·普門兜》詩中云:"無邊普度門,触磕皆真諦。片石駐茲云,兜盡西來意。"

法雨懸河在天成禪寺的殿堂之內,環境幽靜深邃。右壁斜覆的巨岩与左壁蹲伏的小中岩相互夾峙,形成面積約800平方米的斜敞洞口的洞天,右壁岩溜飛瀉在外側的磐石上,聲若梵音,文人借引雲光大法師為梁武帝講經時口若懸河,感動上天,天花為之墜落的佛教故事,稱此景為"法雨懸河"

語兒泉在天成禪寺殿堂的右壁,泉水從石隙噴出,洒落石上,蓄流為塘。泉水流淌之聲輕快清脆,好象乳嬰牙牙學語之音,故名語兒泉。石上鐫有沈宗敬《虎嘯八景·語儿泉》的詩:"夜半听泉鳴,如與小兒語。語兒兒不知,滴滴皆成雨。"泉水甘洌,為沖泡武夷岩茶的一道名泉。

賓曦洞位于虎嘯岩頂部東側,洞頂因有巨岩斜覆而形成一處天然洞天。山風迅刮之時,岩洞便發出虎嘯般的凌歷聲音,民間相傳古時曾有仙人騎虎呼嘯而來,故又稱虎嘯洞。洞門斜敞,內設茶室,面積約8平方米,冬暖夏涼。清代沈宗敬在《虎嘯八景·賓曦洞》一詩中詠道:"可使三冬暖,還教六月寒。太陽且作客,凡焰到應難。"是遊人憩息品茶的好去處,也是觀賞月色和晨曦的洞天。

我們的終點站是玉女峰下的溪畔,在這裏可清楚眺望玉女峰和大王峰,是拍攝玉女峰,大王峰和竹筏的佳點。





拍照完畢,我們在玉女峰站乘搭景區接駁車返回景區入口,再轉乘旅遊車返酒店。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