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22日星期三

韓國賞楓之旅 (8) ---- 水原華城夜色




水原華城(수원 화성)亦稱華城,是李朝(1392-1910年)後期建於京畿道水原市內的邑城。1789年,朝鮮王朝第22代國王正祖把其父莊獻世子之墓從楊州移至水原所管轄的華山腳下,又把那裏的居民移至八達山下,建成新城,稱為華山,從而此地便成為當地的新中心。(莊獻世子當年因為不遵守他的父親英祖自殺命令的情況下,被英祖命人關進米櫃內活活餓死。) 17941月,正祖為了向父親莊獻世子表示孝心以及顯示經濟實力,遂委派領中樞府事蔡濟恭主管修築城廓,1796年完工。城邑建成後,成為朝鮮朝後期的代表性城廓。

華城位於首爾以南的30公里(19英里),圍繞水原中央的大部分地區,堡壘包括金正王宮宮殿。城邑建成後,成為朝鮮朝後期的代表性城廓。

199712月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水原華城建築工程根據建築師丁若鏞設計而進行,由1794年至1796年以兩年半時間建成,丁若鏞是一名實學運動的著名領導者。實學指實踐學習,鼓勵科學和工業的使用,正祖將當時韓國和中國的堡壘設計以及當代科學融入建造華城的計劃之中。而使用磚作為華城的主要建築材料以及投入丁氏設計的西洋式高效滑輪和起重機也是由於當時實學對朝鮮的影響。

華城的建設也是作為萬曆朝鮮之役期間朝鮮前線崩潰的一種回應。當時在韓國建築堡壘的主導模式是為城市或城鎮作為一個簡單的防禦作用,華城還有一個單獨的山地堡壘,人民在戰爭時期可以安全撤離到此地。然而,這個山城被建造成包括牆壁,防禦堡壘和市中心的元素,四個主要門被用作城鎮出入口的門。沿著城牆建成的突出型弩台,雉樓和砲樓,具有籬笆的欄杆和城垛,是堡壘的重要防禦性元素,而牆壁也是抵檔攻擊的要點。

華城總共耗資七十萬人力,為當時的成本八十萬七千兩,還有支付1500袋大米給工人。過去政府的重大基建是以徭役方式進行,但在這種情況下,工人的工資是由政府直接支付的,另一個原因實學影響的標誌。

仁祖顯然建起了這座堡壘,準備將首都從漢城遷往水原。水原被視為漢城與西海(黃海)和中國的戰略地位。國王想要對朝鮮王朝不正之風進行改革,相信水原有潛力成為朝鮮王朝新的繁榮首都。為了鼓勵水原的建設,他以一大筆特別政策去獎勵人們以搬到水原,例如水原居民免稅十年。而仁祖還下令建設教育設施等公共工程,以更好地促進水原成為國家首都,也籍此拱衛首都漢城(現改稱首爾)

城牆的長度為5.74公里(3.57英里),長度介乎於46米(13-20英尺)之間,最初包圍約1.3平方公里(0.5平方英里)的土地。[6] 在平坦的地形上,建造的城牆通常比通過兩個山丘中的任何一個都高,因為較高的城牆被認為不太需要沿著山頂。護欄由石頭和磚製成,像大多數山城一樣,身高1.2米(4英尺)。所有部件維護良好,整個城牆都可以方便地行走。

1795年的堡壘有四個門:長安門(北門),華西門(西),八達門(南)和蒼龍門(東)。當中長安門和八達門是四大門之中最大的兩個,它們與漢城的南大門屋頂設計,所選用的石材和木材極為相似。事實上,長安門是韓國最大的門。而北門和南門均設有兩層的木製涼亭,華西門和蒼龍門分別位於西門和東門,只有一層。 四個主要的大門都被由守衛人員組成的小型堡壘圍護著。

華城西接八達山、東 沿平坦的丘陵而修建,長5520公尺。華城建造時,參考了奎章閣文臣丁若鏞,柳馨遠等人的科學知識和意見, 並以此為設計的基本方針,又借鑒中國的築城技術,依據當時武器發展的狀況而修築城廓,採用磚石混用的大膽的施工法,用科學器械規制工程所需的所有材料,修造防守設施時亦考慮到攻擊火器的使用。過去朝鮮時期的城廓,一般分為平時居住的邑城和戰時躲避的山城兩種,華城不築山城只建邑城,但加強了防守設施。華城具有中國和日本所設有的平地城廓之精華,兼有軍事防禦功能和商務功能,結構實用, 被認為是韓國城牆中最科學的城牆。特別是修建城牆時同時使用了石材和磚塊,  結構既能防禦敵人的弓箭和長槍, 也能向敵人開槍發炮。 城牆上方建造了女牆, 上面有多個射擊口, 可以既掩護自身, 又能監視和攻擊敵人。 東西南北四個方面都有城門, 北門稱長安門, 南門稱八達門, 東門稱蒼龍門, 西門稱華西門。此外,備有暗門、水門、敵臺、攻心墩、封墩、炮樓、將台、角樓、炮舍等防守設施。 水原城內還有小溪流經, 小溪與城牆相遇處則設置了水門, 一共有7個拱形水門可供小溪流過, 其上修建了名叫華虹門的樓閣。 壯麗的樓門,拱形的華虹門, 優雅的訪花隨柳亭等設施顯示了朝鮮時代的建築水平, 登上西將臺可遠眺市區景色。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