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門是一個古老而歷史悠久的國家,人口約1700萬。也門人,亦稱也門阿拉伯人,佔全國總人口的98%以上。此外,也門還有索馬里人、波斯人、印度人、巴基斯坦人、猶太人和土耳其人等。我國偉大的航海家鄭和也曾到過此地,雖然經歷了6個世紀,但昔日記錄下來的也門風情,至今仍保留着。
也門人的姓名和其他阿拉伯國家的人一樣由三節或四節組成。第一節為本人名字,第二節為父親名字,第三節為祖父名字或家族名,如沙依‧瑞恩‧阿杜拉(Saeed Sharyan Atura) ,沙依是本名,瑞恩是父親名字,阿杜拉是祖父名字。還有一些人,名字前多加“巴”字
,如“巴哈星”。他們大都是哈達拉毛人,其祖先大部分是印度或印度尼西亞的移民。
也門人是個有禮貌的民族,一般朋友見面或離別時,都要握手問好。比較熟悉或親愛者會互相擁抱親面頰,親面頰次數多少次視乎彼此的友好或親愛程度。一般是親面頰2至4次。先親右邊,再親左邊。有些地方,如馬哈拉省,朋友見面時,除了握手問好外,還要互相親鼻子。
古代也門人的語言是具有一定的語法、詞法和豐富語匯的古老語言,名曰“南阿拉伯語”,屬於閃米特語系。這種語言在也門不同的地區又有不同的語音和語調,如示巴話、馬因話、古特班話和哈達拉毛話。
古代也門語言與埃塞俄比亞的國語很相似。現在這種古老語言在也門哈達拉毛大谷的一些部落和塞科特拉島上仍然流行。
古代也門所用的文字叫穆斯奈德文。這是一種圖形文字,共有29個字母。其中多為幾何圖形,也有楔形和其他象形文字。穆斯奈德文曾被用作也門統一的官方文字,一直使用至公元6世紀末,才被阿拉伯文所取代。
也門是個男尊女卑的國家。常見女士擔柴、挑水、趕羊,男士聊天、打牌。
現代人穿衣服,一般是男子穿褲,女子穿裙。但也門人穿衣最大的特點是男子穿裙,女子穿褲。也門男子的服飾大多是頭上扎白色的頭巾,也有人的頭巾是花格或彩條紋的,留頭巾一角披在腦後,有些人還要在頭巾上插上幾根香草,不時取下香草來嗅一嗅,提一提神。頭巾有許多用途:纏在頭上防日曬,睡覺時可鋪可蓋,洗臉當毛巾,風天擋風沙,買東西沒法拿用它當袋子,宰羊時找不到繩子,也可用頭巾來扎羊腿,十分捷便。他們上身穿花衬衣,外穿西裝上衣,肩上披着一條長巾,下身用一塊布纏住即可,而且多為白布,也有花格布。亦有男子穿白大袍。那袍立領、半開襟,套頭穿,袍長至踝,像我國新疆維吾爾族穿的祫袢。習慣上,他們在裙子或長袍下面穿褲衩,稱為“瑪歐玆”,作用是坐着的時候可以遮羞。男子不分老少,一年四季都是同樣的裝束,脚穿拖鞋,不穿袜子。
男子從成年到老年,人人都佩腰刀。腰刀由刀體、刀鞘和腰帶三部分組成。刀身形似彎彎的娥媚月,用鋼片打就,閃閃發光,再配上一柄嵌金銀、犀牛角或長頸鹿角的刀柄。刀鞘用木板製做,鞘外面,從端部起用皮帶纏繞,斜正相衬,構成一幅美麗的圖案。彎刀、刀鞘和腰帶是一整套“腰飾”,也是一個藝術整體,它象徵着也門阿拉伯男子的威武、勇氣和力量。
在也門,人們往往可以從飾刀質量、刀鞘大小與形狀看出佩刀人的社會地位和他的財產多寡。一般人所帶的飾刀,質量普通,刀鞘頂部先彎成直角,再向上彎成勾狀,刀鞘上沒有甚麽貴重飾物,刀柄也是一般的木把或牛角。達官貴人、國家耍人、富有商人所佩帶的飾刀花樣就多了,一把刀往往價值連成。
也門婦女的打扮,通常穿一件連衣裙或長袍,在內面再加穿一件灯籠褲,出門時,要用一塊布從頭包到脚。婦女見陌生人時,除手外,全身算是差體,必須遮蓋起來。只露出兩隻眼晴,有時連眼晴也不露出來。裹身的布大致分兩種,一種是大披肩,多數是花格子布,從頭頂披起,一直拖到地面,只露出兩隻眼晴,頭髮、臉頰和嘴巴另外用一條黑巾遮住。另一種是黑紗做的,由三個部分組成,一是黑紗頭巾,把頭髮、面部和脖子整個遮蓋起來,她看得見你,你看不見她;二是披肩黒紗,從肩膀披到腰際,胸前用帶子繫着;三是一條大黒紗裙子。按也門的習俗,女孩子從12歲開始,出門就要戴面紗,穿黒袍。不過,黑袍下的衣服也非常漂亮。
黑袍下的衣服也非常漂亮 |
也門無論男女,都不穿正式鞋子,只穿拖鞋,而且也不分場合。也門婦女很少到外面用膳,如果到酒家用膳,酒家的待應會以屏門把她遮擋,以便她揭起面紗吃東西。
世界各地風土人情各異,在飲食的嗜好上各不相同。西方人以喝咖啡為時尚,東方人以品荼為享受。也門人則以嚼“卡特”為國粹。也門的男子,上至國家元首和政府高官,下至平民百姓甚至軍人,都有嚼卡特的習慣。平時,一邊嚼卡特,一邊工作或閑談,消磨時光,己成為也門男子的普遍生活方式。每當有親朋戚友從遠方到訪,熱情的也門人必會舉行儀式,讓大家隨心所欲大嚼卡特以表示歡迎。
卡特是一種多年生灌木,樹枝細小,葉與杏葉差不多,但比杏葉窄些,是一種能耐熱和乾旱的小樹,深綠色,嫩葉四季可採,可供嚼食,味道似新鮮荼葉,有興奮作用,會上癮。每一小把賣2美元至20美元不等,葉越嫩,味越醇,價越高。
當地人把嘴嚼卡特叫“存放”,因為他們先將卡特葉嚼碎後,咽下其汁液,將所剩的殘渣都存放在側牙外面,直到腮帮子鼓起一個鷄卵的大疙瘩。據說這疙瘩的大小還標誌着一個人財富的多少呢。
也門有一個順口溜:“頭上白布纏,脚下裙子飄,腰間挎把刀,嘴裏鼓個包。”意思是說,也門人習慣頭上纏一條白巾,下身繫一塊布,腰間掛一把刀,嘴裏嚼着卡特。這正是也門男子的日常生活寫照。
嚼卡特 |
也門各省的婚姻習俗大同小異。青年人的婚姻是由父母包辦(在城市己有變化)。一般都是由男方的家長委托親朋好友到女方家提親。如果女方家長同意,男方就付給一筆現金作為聘禮,禮金可高達五千美元。
婚禮是男女青年一生的大事,慶典一般要進行一星期,殺牛宰羊大宴親朋,非常熱鬧。
也門人信奉伊斯蘭教,根據習俗,男子可以娶4個妻子。而女子因長期受部落封建習慣和伊斯蘭宗教觀念的影響,也門婦女在家庭及社會上的地位十分低下。一般人認為婦女的天職是生兒育女,男人的附屬品。因此,一般女孩子,特別是農村的女孩子,讀完小學後,便呆在家中,等待別家男子求婚。農村社會不贊成女孩子出遠門讀書,更不能接受女性走進社會工作。
也門女子在12歲成人之前,可以穿花裙,頭扎花結,隨意活動。但12歲後,便開始披黒風,蒙黒紗,不可獨自來往,隨意與陌生男子搭話。結婚後,要當家庭主婦,伺候全家人生活,生活在農村的婦女,還要下田勞動,放羊採柴,趕驢馱水,回到家裏又任丈夫玩樂打駡,成為生兒育女的機器。她們在生活上沒有任何自由和權利,一切聽從丈夫的意志,并隨時會被丈夫休掉,但她們自身卻沒有提出離婚的權利,只能當牛作馬,忍氣吞聲地過日子。
據說,按伊斯蘭教律規定,男方對妻子說三次“你被休了!”就算解除了婚姻關係。但是無論在婚前婚後,男方贈送給女方的禮物,不論貴賤,均屬女方私有財產,不得索回,婦女被休後的生活費必要性由男方負責。女方在結婚時,會要求男方送贈份量重的金腰帶和手鐲,作為“婚姻保險金”,因為女方佔有的財產越多,男方便不敢輕率休妻,而女方的婚姻便越有保障。
也門的小朋友很淳樸可愛,很喜歡拍照,遊客送給他們一粒糖或一枝筆已很滿足。
要了解當地人民生活,到市集走走是最佳的選擇。
我是賣雞的 |
也門特產椰棗 |
要理髮嗎? |
車衣店 |
運冰車 |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