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6日星期四

江西之旅 (4),中國最美的鄉村婺源 ---- 李坑村





婺源村莊多前臨水,背靠山而建,而在溪水兩旁建屋的村莊並不多見。李坑村便是一條在溪水兩旁建屋的古村。李坑村位於婺源縣城東北15公里處,屬秋口鎮,原名“理田”。建於北宋大中祥符三年(公元1010)。由一位叫李洞的人建村,他是隱士,曾任從五品朝散大夫。建村後注重教育,培養人才。據村譜記載,自宋至清幾百年間,全村出進士18名,南宋乾道二年(公元1167),岀武狀元一名,明清時期村民大多外出經商,積攢了錢財回故里,除建造住宅外,也修建了大小宋祠12座,廟宇觀閣17座,橋亭路亭17座,還有書院、私塾、文峰塔、公共園林等,各稱建築蔚為壯觀,號稱“婺東第一村”。

坑村共有二百多户人家,人口一千餘,大多居住在小溪兩旁。現存的主要古民居有南宗武狀元知誠故居、大夫第、小姐繡樓、銅綠坊、日月之池、蕉泉、申明亭、通濟橋、魚塘屋等。

沿着灣灣曲曲的田邊小路,經過文昌閣、衛鄉橋畔的古廟,再住前走約二十分鐘,便到達李坑村。古式古香的民居築於小溪兩岸,民居的門前都掛着紅色的燈籠,小溪旁泊着數木船,船上亦掛着紅色的燈籠,民居倒映水中,交織成一幅美麗的國畫。登上山頂的觀景臺,可眺望村莊民居的櫛比鱗次的屋頂,非常壯觀。在李坑村內漫步,就好像走進“小橋流水人家”的畫卷之中。

有中國最美的廊橋之稱的彩虹橋,位於距離清華鎮中心約四百米處。杉木廊橋是婺源的一大特色,廊橋又叫樓橋,風雨橋,優點是既可供行人避風雨,遮烈日,又能使橋身不受風雨侵蝕。彩虹橋是典形的婺源廊橋,以杉木建成,不施油彩,絕無雕飾,以原始素淨的美態展現人前,自然樸實,達到“清水出芙蓉”的效果。

彩虹橋始建於南宋,橫跨於清華河上,因唐詩“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而得名。它曾是南北交通要道。橋140米,6.5,四墩五孔,墩上建亭,亭與亭之間的橋面上建廊,亭略高於廊,全部青瓦結頂,共有木柱百根。十一座高低錯落的廊亭連成虹卧波,堅固古樸,充滿靈秀之美。廊的兩側有欄杆和長凳供行人小憩。亭中設有石桌石凳,在亭中品荼奕棋,有古意盎然的感覺。

虹橋的橋墩是整座古橋最精美的部分。橋墩全用青石砌成,前端呈尖狀,俗稱“燕嘴”。四座橋墩宛如四隻燕子振翅飛出橋廊,欲衝上雲霄之勢。“燕嘴”墩上綠草繁花,墩尾有亭昂然。橋墩建設因形就勢,距離并不相同,跨度最大為12.8米,最小的為9.8米,相差3米。這種設計,看似隨意,實則匠心獨運,既可抵抗洪水衝激,又令古橋增添美感。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