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草原上,我們經常都會看到敖包。敖包是蒙古語,堆子或鼓包的意思。敖包通常設在高山或丘陵上,用石頭堆成一座圓錐形的實心塔,頂端插著一根長杆,杆頭上繫著牲畜毛角和經文布條,四面放著燒柏香的墊石;在敖包旁還插滿樹枝,供有整羊、馬奶酒、黃油和起司等等。蒙古人以此作為草原上防止迷路的地標、男女相會點、許願、祈福或祭祀的地方。許願時需撿塊小碎石,一邊許願,一邊以順時針方向繞敖包走三圈,然後將石子奮力往敖包頂上丟。當地導遊說,因為愈接近神的地方,願望就愈可以成真,所以石子拋得越高越好。他還告訴我,敖包自古都是戀人相會的地方,求愛情順遂最有效。啊﹗怪不得團裡的青年男女不停的繞敖包拚命跑圈了﹗
祭敖包是蒙古族最隆重的祭祀。它的由來有一個傳說,相傳蒙古族的祖先成吉思汗曾被歒兵圍攻,眼看即將被攻陷,但援兵又未至,成吉思汗於是誠心向神山禱告,跟着,連續下了三日三夜傾盤大雨,這塲大雨阻止了敵人的進攻。三天後,援兵趕至,把敵人擊退,解了被困之圍,自此,成吉思汗下令子孫每年都要祭神山。是實上,蒙古族牧民主要沿襲祖先的原始宗教信仰,以為高聳雄偉的山,便有通往天堂的道路;又幻想高山是神靈居住的地方。因此,便以祭敖包的形式來表達對高山的尊崇,以禱告,向神靈祈求保佑人間風調雨順,牛羊興旺,國泰民安。由於蒙古族牧民各地區的風俗習慣不同,祭敖包的形式不同,時間也各異。一般祭敖包都是在農曆五月下旬六月上旬舉行,有些地區則於在七、八月份舉行。蒙古大部分地區多在農歷七月十三日舉行祭敖包。蒙古薩满教牧民的祭敖包則在農曆五月的十二、十三日舉行。祭祀儀式大致分為血祭、酒祭、火祭、玉祭四種。血祭是把宰殺的牛、羊,供在敖包之前祭祀。以為牛、羊是天地所賜,只有用牛、羊祭祀才能報答天地之恩,酒祭是把鮮奶、奶油、奶酒洒在敖包上祭祀。火祭是在敖包前籠一堆火,將煮熟的牛、羊肉丸子、肉塊投入其中,人們向火叩拜。玉祭是古代人們以最心愛的玉器當供品祭祀。
祭典儀式結束後,族人會舉行傳統的賽馬、射箭、投布魯、摔跤、唱歌、跳舞等文娛活動。有些青年男女會偷偷從人群中溜出,登山遊玩,傾訴衷腸,談情說愛,相約再見的時日。這就是所謂的"敖包相會"了。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