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9日星期四

四川之旅 (1) ---- 遊大足石刻 欣賞摩崖造像藝術


 

大足石刻位於四川省重慶市大足縣境內,是當地102處主要表現摩崖造像藝術的總稱。大足石刻始建於唐永徽元年(公元650) ,歷經五代,盛於兩宋,延至明、清,是中國晚期石窟藝術的代表作品。石刻淺的稱為龕,深的稱為窟,更深的稱為洞。1999121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把大足石刻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大足石刻的內容以彿教為主,道教次之,餘為佛道合一、佛道儒三教合一,歷史人物、供養人(功德主) 等造像;碑文、頌偈、題記十萬餘字,內容豐富及多樣化。雕刻類別主要是高、淺浮雕,少數圓雕,間亦有陰線刻。它注重雕塑藝術自身的審美規律和形式現律,亦注重表現石窟藝術的生活化,在多方面開創了石窟藝術的新模式,成為具有中國風格和中國傳統石窟藝術的典範,其中以寶頂山摩崖造像最具規模和特色。

 寶頂山又名香山,因信眾朝山進香而得名,距大足縣城東北15公里,是大足石刻中最集中,最宏大的石窟造像區。石窟開鑿於南宋淳熙至淳祐時期(公元1174-1252) ,由大足縣僧人趙智鳳主持,歷70餘年修造而成。石窟造像以大小佛灣為中心,外圍東有龍頭山、南有高觀音、西有佛祖寺、北有對面佛等十多處,近萬尊造像。每組造像都有編號、各有特色。

 

2(護法神像)

共有二層,上層有9個護法神,形態威猛,中間執劍及頭上有化佛者是佛陀化身;下層共有7鬼怪。

 

3(六趣唯心圖,又名六道輪迴圖)

這是全國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一組六趣圖。主像無常大鬼,高6.6米,雙手捧六趣大輪,頭頂有三身佛,表示六道因果輪迴說是佛說。涅槃是最好的証果,不入輪迴之苦。六趣大輪是佛教因果報應輪迴轉世十二因緣善惡殊報等教義的形象體現。

 

5(釋迦、普賢、文殊與八十八佛)

中間立者是佛祖釋迦牟尼,他身穿敞領袈裟,左有哲耳環,頭頂有二道毫光,照明三千大千世界,並表示証得絕對真理而自受法樂的智慧。佛祖左面的是普賢菩薩(手托大寶樓閣者),右面的是文殊菩薩(手捧七層寶塔者),每座佛像連蓮臺高7米。佛祖釋迦牟尼、普賢菩薩及文殊菩薩合稱三聖。三聖像後有81佛,加右側舍利塔上6佛,再加上佛祖,共88佛。

 

6(舍利寶塔)

舍利,指佛之骨身、靈身,包括白色骨舍利、黑色髮舍利、赤色肉舍利三種。是佛祖釋迦牟尼或高僧死後火伙的小粒或粉末。塔用以藏舍利或佛經。

 

8(千手千眼觀音)

龕高7.2米,寬12.5米,刻崖面88平方米,觀音坐像高不過3米,根據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圖滿無碍大悲心陀羅尼經而刻,是全世界最大的千手千眼觀音石刻造像。觀世音是西方極樂世界上首菩薩,表現一切佛的大悲心。觀音頭戴七寶天冠,共有1007隻手,每隻手各有一慈眼,各執不同器物,即種種法門,救助眾生。千手代表法力無邊,護持眾生,千眼代表智慧無窮,觀照世間。

 

11(釋迦牟尼涅槃圖,俗稱)

涅槃是佛教宣揭不生不死,常樂我淨的最高境界。此涅槃像長31米,頭北腳南,右側橫卧,下半身隱入崖中,右肩陷於地下,給人以藏而不露之美感。佛前弟子似從地下湧出,氣勢磅礡,意境深邃,既合儀軌,又有創新,為中國石窟藝術群中所罕見。

 

12(九龍浴太子)

據佛經描述,釋迦從其母摩耶夫人腋下出生後,腋地即能行走。此時九龍飛至,口吐冷暖二水以浴太子。此處本是佛灣溝壑出水之處,古代匠師利用這一天然特點,巧妙地刻出這一故事,既起了排水作用,又完善了佛灣總體佈局,構思奇巧,堪稱因地制宜的典範。

 

13(佛母孔雀明王變相)

摩耶夫人作為佛祖生母,而佛從法坐,法為佛母,稱佛母孔雀明王,明王坐在以金色孔雀作基座的蓮臺上,頭向南,結跏坐,戴花鬘冠,形態端莊肅穆。

 

15(父母恩重經變相)

全龕分三層,高7米,寬14米,上部刻七佛,下部刻出了懷胎臨產咽苦吐甘等頌揚父母養育子女之恩,具有濃郁寫實的生活氣息。情感真摯,寓倫理道德於宗教儀範之中。於此,也可窺見宗教藝術在滲入儒家思想後向世俗化演變的過程。

 

17(大方便佛報恩經變相)

此龕是佛儒融合之作,主像是佛祖釋迦牟尼,亦稱方便佛(廣大善巧、方便教化眾生) ,像高3.7米,佛螺髻頭頂冒出一道亳光,光中現出一天宮。此石刻主要講述佛祖報恩的故事,如割肉供父母、剜眼出髓為藥、親擔父王棺等。

 

18(觀無量壽佛經變,亦稱西方淨土變)

龕高8.1米,寬20.21米,刻面約160平方米,是目前發現的全國最大一組觀無量佛經變石刻。內容主要描述淨土情況。淨土是聖者居住的地方,那裏無污染、無疾病、無貧富貴賤、無幼壯衰老、無六道輪迴,事事如意。

 

此石刻之主像是阿彌陀佛,梵文作無限的意思,彌陀梵文作的意思,即衪是無量壽佛,也是無量光佛。阿彌陀佛在釋迦牟尼成佛前已成佛,因此,衪是一位古佛。在阿彌陀佛的左面是觀音菩薩,右面是勢至菩薩,三位稱為西方三聖。

 

20(地獄變相)

龕高13.8米,寬19.4米,刻面約267.7平方米,是全國保存得最完整,最古老的地獄圖。主像地藏王,高3.78米,面南跏坐於蓮座,頭戴花冠,身穿對襟袈裟,胸飾瓔珞,右手結悲,生眼印,左手捧一摩尼如意珠於膝間,發出六道亳光,意為六道輪迴。

 

地獄變相分為10組:刀山地獄、鑊湯地獄、寒冰地獄、劍樹地獄、拔舌地獄、毒蛇地獄、剉碓地獄、鋸解地獄、鐵床地獄、黑暗地獄。組組刻像形神俱俏,使人驚心動魄。

 

21(柳本尊行化道場)

主像柳本尊結跏端坐於蓮座,作居士狀,頭戴四方平頂巾,巾中有小毗盧佛像,由佛頭發出二道亳光向東西射出,交結於全龕頂檐,柳本尊像三綹長鬚,眇右目,缺左耳垂,斷左臂,右手舉於胸作說法狀。

 

此石刻主要描述柳本尊(毗盧佛化身) 苦行十煉:煉指、立雪、煉踝、剜眼、割耳、煉心、煉頂、捨臂、煉陰、煉膝。各組苦行均有標題,刻有時間、地點、情節與作証的佛、菩薩、天王等銘文。

 

27(柳本尊成正覺像)

毗盧佛半身像,雙手於胸前結智拳印,身穿袈裟,戴毗盧花冠,冠中冒出兩道亳光,光中現柳本尊坐像。意思是柳本尊已成正覺為毗盧佛。正覺像之左右壁有碑記載有關寶頂山之建造及趙智鳳的生平,此碑是現存此處唯一的相關史碑,頗為珍貴。

 

30(牧牛圖)

根據宋人楊次公証道牧牛頌依山崖曲折而刻。全圖長32.5米,崖最高處5.7米,最低處2.9米,是中國現存最古、最完整、最大的禪宗牧牛圖。圖中牧者代表禪修人,牛代表眾生之心。圖分10組,分別說明禪修次第與由漸悟到頓悟的歷程,野性的牛由未牧、到馴服、最後雙忘,潛而默化,頓悟真理。

大足石刻


佛母孔雀明王經變相


六趣唯心圓


千手千眼觀音


地獄變相圖


地獄變相圖


大方便佛報恩經變相




柳本尊成正覺像


柳本尊成正覺像


柳本尊行化道場(上)十大明王像(下)


柳本尊行化道場圖


父母恩重經變相圖


牧牛圖


石獅


舍利寶塔


觀無量壽佛經變


觀無量壽佛經變圖


觀無量壽佛經變圖


護法神像


釋迦普賢文殊與88佛


釋迦普賢文殊與88佛


釋迦普賢文殊與88佛


釋迦普賢文殊與88佛


釋迦普賢文殊與88佛


釋迦牟尼涅槃圖


釋迦牟尼涅槃圖


釋迦牟尼涅槃圖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