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8日星期六

四川之旅 (10) ---- 梭坡碉樓


 

梭坡鄉是碉樓最集中的地區,現今仍有175座碉樓。到梭坡參觀古碉樓群,需乘小汽車過橋。

 


據說丹巴古碉群始建於新石器時代晚期,當時的丹巴人為了守護士地,防止外人入侵,於是以山石、泥、麻筋、木等原始建築材料,建成一座座戰鬥居住兩用的碉樓。碉樓非常堅固,有很高的攻防作用。清乾隆年間,朝廷曾二次出兵大小金川,以征討欲擴張勢力的土司,雖然最終獲勝,但也損兵折將,傷亡慘重。究其原因,除了戰略失誤外,嘉絨人的驍勇善戰,加上大小金川的地勢險要及碉樓堅固,難於在瞬間攻陷,是其主因。

碉樓分為家碉及寨碉兩種。家碉以一人家為單位修建的碉,建於自家的房前屋後,或者與住房連為一體,一般不會太高,主要用作儲物室。寨碉則以部落或村寨為單位修建的碉,主要用作保衛整個部落或村寨,所以建築比較高大。

丹巴的碉樓一般有四角、但五角、六角、八角、甚至十三角也有,高度也從10米、20米至30米、35米不等,碉樓外牆光滑,角如刀鋒,巍然屹立,猶如一位大將軍,守衛着疆土。碉角越多,工藝就越考究,難度也更高,十三角碉樓是碉樓中的極品,就像「十三」這個數目字,對於西方人是個不吉利的數字,但對嘉絨藏族人則是一個極數,它代表着一種至高無上的權威,具有神聖的宗教內涵。嘉絨地區曾有一種叫「十三戰神舞」的民間舞蹈,這「十三戰神」就是嘉絨的守護神,人們用舞蹈的形式來祭祀,也可以通過修建十三角碉樓來表示崇奉。據傳十三角碉樓在整個藏羌地區僅建了三座,丹巴境內就佔了2座,一座在蒲角頂,另一座在長納山頂。歲月滄桑,三座十三角碉樓,有二座而毀,殘存的十三角碉樓只可以在蒲角頂看見,但此碉樓有部分已塌毀,可能日後再也看不見十三角碉樓了。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