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覽完東龍島,我們順道到鯉魚門逛一逛。
鯉魚門位於九龍東的觀塘區魔鬼山及酒灣一帶,為九龍十三鄉、四山之一。該處原有石礦場,但隨着採石業在香港日漸式微,石礦場現已廢棄。1960年代開始,該處發展成著名的漁港,並以海鮮聞名。不少外國遊客亦會來臨一嘗香港海鮮小菜的滋味。該處有馬環村、三家村、嶺南新村等村落,組成鯉魚門村。
香港開埠初期至1980年代初,將軍澳尚未填海,該處範圍比現時更廣,包括現時的調景嶺一帶。
馬環村和三家村是該處歷史悠久的鄉村。馬環村亦被稱為「媽山村」、「媽環村」,意思為「娘媽(天后)廟所在的山村」,是19世紀末由石匠建村。三家村因由三家人建村而得名,但三家人是指哪三家人則說法不一。村民的祖先在19世紀中葉由廣東梅縣一帶移來,務打石業。村內有同福堂、同泰堂、同利堂、三和堂四個石礦場,並設有小碼頭供運送石材之用。由於當時該處與九龍市區隔絕,居民倚靠街渡或自行划小艇到筲箕灣出售農產及購買日用品,直到鯉魚門道和觀塘道在1950年代相繼開通。
1940年代末至1950年代初,部份因國共內戰南逃的國軍和難民在該處建嶺南新村。直到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前,嶺南新村被政府清拆,改建成現時的鯉魚門邨。1960年代,政府將酒灣填海,發展成三家村避風塘;又將三家村一帶山丘夷平,發展成油塘工業區。隨着附近一帶開始發展,道路網絡亦延伸至該區。1963年,該處成立鄉公所。1969年開始有巴士服務該區,提供來往九龍市區的交通服務,打破居民以往只能倚靠海路前往市區。與此同時,該處的旅遊業和飲食業亦逐漸發展。目前鯉魚門有海鮮店和酒家廿多家。
現時該區主要分為兩部份:以鯉魚門海傍道為中心的「下環」;和以崇信街為中心的「新區」。
鯉魚門天后廟
鯉魚門天后廟建於清朝乾隆18年(1753年),由當時盤踞鯉魚門海域的海盜鄭連昌建成。於1953年重修時發現一碑記刻著:「天后宮,鄭連昌立廟,日後子孫管業,乾隆十八年春立。」鄭連昌是明朝鄭成功部將鄭建之孫兒。
清初,鄭成功撤退至台灣繼續進行抗清活動。鄭建卻沒有隨鄭成功遷至台灣,率領部眾退守至廣東,一些更據守香港東面海域。鄭建死後,其子孫不恥食清朝粟物,和沿海民眾勾結,漸成雄霸一方的海盜。
天后廟旁有多塊石刻和兩支大炮。
風光一時的石礦業
鯉魚門從來不是漁村,該處山石嶙峋,是採石的理想地方,所產石材運往香港各地和華南地區,甚至遠銷荷蘭。由於沒有漁農活動,嚴格來說不是鄉村,當年鯉魚門與牛頭角、茶果嶺、茜草灣的石礦場結盟,合稱「四山」,而非「四村」,管理石礦場事務、協助清政府收稅的人被稱為「頭人」。至於三家村,則是後來才形成的
英國租借新界後,港府進行土地登記,規定石廠要申請牌照才可採石。此時水泥(又稱英坭)從澳門引入香港,建築材料轉而使用由水泥、沙和碎石混合而成的三合土,石廠因而需要,開始生產碎石(又稱石屎),代替大塊石材。
二戰後大批內地人南來香港,鯉魚門成為他們的棲息地,山寨廠如雨後春筍般出現,鯉魚門開始劃分多條村。六七暴動後政府實施火藥管制,不再為石廠續牌,擁有百多年歷史的石礦業便劃上句號。港府曾計劃將鯉魚門納入觀塘衛星城市發展計劃,後來擱置。由於前景不明,村民都不願花錢重建村屋,以致今天仍保存鄉村景象。走至村尾的石礦場遺址,可見昔日用作維修和放置工具的石屋孤伶伶地佇立,映照着這個沒落行業的滄桑。
鯉魚門燈塔
鯉魚門燈塔主要為往來鯉魚門海峽的船隻照明及導航。由於這裡位處維多利亞港東面末端,故當你站在燈塔上,美麗的海港景致可盡收眼底,而這裡亦是過往香港最主要的海上對外交通出入口,可謂見證了香港的成長。 鯉魚門燈塔座落在 海面一個小石島上,在潮退期間才可供遊客往來。
魔鬼山碉堡和炮台
19世紀末、20世紀初,英軍為防歐洲列強特別是法、俄入侵香港,在維多利亞港兩端先後興建多座碉堡和炮台,其中扼守鯉魚門海峽的有鯉魚門碉堡和炮台(1885)、西灣炮台(1895)、白沙灣炮台(1903),及魔鬼山碉堡和炮台(1915)。
魔鬼山碉堡建於海拔200多米的山頂,在山腰還築有歌賦炮台和砵甸乍炮台,這些軍事設施所用的花崗石相信來自附近的「四山」。1941年12月8日,日軍由深圳南侵香港,守軍節節敗退,魔鬼山成為他們在九龍和新界的最後據點。12月13日清晨,守軍被迫放棄魔鬼山,全數撤回港島。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