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之風」位於荔枝角公園第三期內,2000年11月11日開放予公眾參觀,屬於一個傳統嶺南風貌為主題的中式公園。由於嶺南之風園內建築設計獨特,有不少攝影愛好者,不論人像拍攝或物像拍攝,甚至電視台,也經常到此處取景。作者到訪當日便看見多位女士在那裏拍攝造型照。
園內建築仿照廣東四大名園,東莞可園,佛山梁園,順德清暉園和番禺餘蔭山房的的模式而建。園中有十景,包括“有鳳來儀”,“群星邀月”,“橋廊畫舫”,“月起薰來”,“觀雲逐月”,“奕亭殘局”,“溪流影月”,“北門綠茵”,“健康去屣”和“泰然自若”。
園內的建築物皆環繞著中央水池向外伸延,以院落迴廊為布局。其建築藝術也是採用嶺南風格,如陶塑、瓦作、灰塑、石雕和木砌等,而假山石則以英德太湖石為主。
園內建築物置有對聯,與景區主題緊密結合,互相輝映。詩書畫文化內涵豐富多彩,詩情畫意比比皆是。喜愛中國文化的人士可細意欣賞。
公園的東門牆壁上刻有兩組磚雕,手工精細,人物造型栩栩如生,值得仔細欣賞。其中一組磚雕刻劃了《水滸傳》的36名英雄好漢。《水滸傳》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由元代施耐庵根據家喻戶曉的梁山泊好漢事蹟為藍本,編撰而成。故事以北宋末年為背景,當時有108位英雄好漢在梁山泊聚義,劫富濟貧,除暴安良,當中以“及時雨”宋江、“豹子頭”林沖、“花和尚”魯智深、“黑旋風”李逵、“行者”武松最為人所熟悉。
至於另一組磚雕,則描述八仙渡海的情景。八仙是曹國舅、李鐵、鐘離權、呂洞賓、何仙姑、藍采和、張果老和韓湘子;他們的法寶分別是拍板、葫蘆、葵扇、寶劍、荷花、花籃、漁鼓和洞簫。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