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0日星期四

武夷山之旅 (3) ---- 水濂洞


午餐後,我們前往水濂洞遊覽。

我們先乘旅遊車至水濂洞景區入口,再轉乘區內的接駁車前往,沿途景色優美。

我們抵達水濂洞景區後,導遊首先帶我們去看“天車架” 寨防遺存 天車架位於慧苑坑雙燕峰水簾洞西南的丹霞嶂,是明清以來武夷山當地富豪商家用以抵禦匪暴侵犯的寨防崖居。這是一座巨大的條狀岩巒,猶如半壁被紅霞染過的赤壁,因而叫丹霞嶂,海拔453米,相對高度229米。億萬年地質變化形成的兩側絕壁,垂直如牆,南面峭壁出現了地質發育時期就產生的天然斷裂帶,其上間隔出現七處大小不等的洞穴。裂罅的節理略斜,呈東西走向。裂罅使上下兩層之間形成的洞穴有兩米多高,寬十一二米,長三四十米,是極險的“空中走廊”,更是天然空曠的避災避險處。據專家考證,此岩崖洞穴早在數千年前,就有閩越人居住過。

遠望天車架寨防遺存,鑲嵌於半崖岩穴,上不見天,下不著地,頂層有危岩覆蓋,下臨深淵絕了通塹,岩穴內有一組類似屋樑用隼卯相接的木構架,一半嵌入岩崖空隙處,一半露在岩壁外,儼然空中樓閣。再細觀穴中建築,大小數十間,一色木質構架,或深藏,或臨崖,懸樓吊腳,風格古樸,恰如燕巢附樑。這是武夷山現存天車架寨防遺址中,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一處。

為甚麼這樣的木構建築稱為“天車架”呢?所謂“天車”,有懸空而置的絞盤車的意思。架,就是縱橫交錯的木構建築。天車架絕臨峭壁,無路可行,賴以上下其間的交通工具就是借助絞盤起降的絞索,把人或生活用品吊至洞穴內。洞外的幾根杉木既是防護構件,又是用來當作起吊物體的機械支撐架,所以稱之為“天車架”

據《崇安縣新志》載,清朝咸豐七年(1857年),崇安縣朱、萬、潘、邱、衷等大家族,為逃避太平軍戰亂,決定舉家逃難。哪裡是最好的避難場所呢?經人勘測,慧苑坑的丹霞嶂是理想的駐足之地。丹霞嶂洞穴外窄內闊,可容納80多人居住。洞穴三面環山,一面臨空,陽光雖然照入不多,但山風過此不猛烈,因此溫差不太,雨季雨水不會直接打濕木構建築。

崇安縣城南的士紳衷沂溪,第一個選擇了丹霞嶂,他花鉅資請木匠在此架轆轤,從崖腳吊木料至洞穴中,再倚峭壁之勢架設木樓、廂房和貯藏室等。戰亂過後,仍有富豪人家不捨崖居,留居於此多年,直至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最後一批崖居者才下山居住。在申報“世遺”時,天車架中那些完好的木構件和崖居者用於舂米的石臼、陶甕、瓷盤、木盆等生活用品,也得到了有效保護。








眺望完天車架,導遊帶我們到水濂洞遊覽。途中可遠眺鷹嘴岩。



水濂洞位於武夷山丹霞嶂東面,章堂澗之北。原來被稱為「唐曜洞天」,後因峰頂有飛瀑奔瀉而下,隨風飄逸,宛若簾幕,故被改稱「水濂洞」。水濂洞是武夷山區內最大的洞穴,高寬各約100多米。沿著石壁表面留有不同時期所鑿下的石刻,其中「活源」二字乃清光緒壬午年孟春,陛用總兵浙江象山協副將余宏亮所題寫,作者有感朱熹「觀書有感」一詩,「半廟方塘一鑒開,雲影天光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如同此景,而提下此二字。諸如此類的感言刻於崖壁之上,成了現今水濂洞的一大特色。






鳳岩





我們到訪水濂洞時,因為是冬天,沒有雨水,水濂洞沒有水濂只有數串水珠落下水潭。



在水濂洞的右側,有一座三賢祠。此祠始建於南宋紹興十七年(1147年)。祠內最先是奉祀南宋理學完朱熹的老師劉子翬,後來又增祀朱熹和劉甫的神位。




朱熹(11301022日(農曆九月十五日)-1200年),江南東路徽州婺源人。行五十二,小名沈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號晦庵,晚稱晦翁,又稱紫陽先生、考亭先生、滄州病叟、雲谷老人,諡文,又稱朱文公。南宋理學家,理學的集大成者,被尊稱爲朱子。家境窮困,自小聰穎,弱冠及第,中紹興十八年進士,歷高孝光寧四朝。曾任荆湖南路安撫使,仕至寶文閣待制。爲政期間,申敕令,懲奸吏,治績顯赫。朱熹是程顥、程頤的三傳弟子李侗的學生,在中國,有專家認爲他確立了完整的客觀唯心主義體系。朱熹於建陽雲谷結草堂名“晦庵”,在此講學,世稱“考亭學派”,亦稱考亭先生。承北宋周敦頤與二程學說,創立宋代研究哲理的學風,稱爲理學。閩學派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孟子以來最傑出的弘揚儒學的大師。其著作甚多,輯定《大學》、《中庸》、《論語》、《孟子》爲四書作爲教本。

劉子翬是南宋理學家、文學家,崇安五夫裡人,他的父親劉韐曾任河北、河東宣撫副使等要職,劉子翬少年時以父蔭授承務郎。靖康之變後,其父劉韐出使金營被扣押,不屈自殺。當時劉子翬30歲,悲憤欲絕,從此厭于朝政。三年後任興化軍(今莆田)通判,不久,借病辭居武夷山,主管沖佑觀,隱居在五夫的屏山書院潛心著述和講學,世人稱屏山先生。他曾專心教誨朱熹苦讀成名,還攜帶朱熹在水簾洞講學。朱熹曾稱讚劉子翬是幼年受益最深的老師。劉子翬逝世之後被朝廷追諡為文靖公。他是五夫劉氏家族“三忠一文”之一。

劉甫,字嶽卿,崇安人,明朝徐表然的《武夷山志》載:“劉甫的父親劉衡,字兼道,邑人。建炎初以勤王補官,從韓世忠敗金兵於濠,累功遷秩,晚年棄官抱道武夷,築小隱堂,與胡明仲(即胡寅)講學討論,時以詩酒自誤,風晨月夕常吹鐵笛,或慷慨舞劍,意氣浩如也。”劉甫順從父親的遺願,終身不仕。明代徐表然《武夷山志》還說他“事親以孝,聞隱武夷山北水簾洞,朱文公與蔡西山(蔡元定)諸賢頻詣其廬,講明義理。嘗約文公(指朱熹)結廬于五曲,未幾卒。文公以詩哭之曰:‘曾說幽棲地,與君共接連。欲攜邀月酒,同棹轉魚船。遽爾悲聞笛,真成歎絕弦。林狷催老淚,為子一潸然。”淳熙辛醜七年(1181年)朱熹和高足蔡元定等人曾應劉甫的邀請,重來此地遊覽,崖壁上曾留有朱熹手書的紀遊題刻。文曰:“劉岳卿幾叔招胡希聖、朱仲晦、梁文叔、吳茂實、蔡季通、馮作肅、陳君謨、饒廷老、任伯起來遊。淳熙辛醜七年二十三日,仲晦書。”

水簾洞留下了劉子翬、朱熹、劉甫講學郊遊的勝跡,從此為邑人所津津樂道。紹興十七年(1147年),劉子翬逝世,邑人在洞內構建屏山先生祠,供奉劉子翬神主,朱熹親題匾額“百世如見”。劉甫、朱熹逝世後,後人又增立這兩位賢人神位于祠內配祀,邑人稱為“三賢祠”。祠在“水簾洞內右,祀劉屏山子翬、朱晦翁熹、劉嶽卿甫。” [清·董天工《武夷山志》卷十五]清康熙年間,祠堂被泉州僧人景真倚仗勢力佔領,擅開茶行,為此激起民憤,申告官府。後由福建巡撫下令飭禁,恢復奉祀劉屏山,禁令刻在水簾洞左側。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