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19日星期二

江南之旅 (5) ---- 融合古今文明的園林城市南京


 

提起南京,大家都會聯想到“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都”。南京是江蘇省的省會,地處中國富庶的長江下游平原,横跨長江兩岸,境内山環水繞,城林輝映,風光秀麗,景色優美,集北雄與南秀於一身。它的東面有紫金山,西有石頭城,秦淮河水穿城而過,有“龍盤虎踞”之稱。

 南京古稱金陵,是六朝古都,它擁有豐厚的歷史文化遺存,又是一個現代化城市,尤以“綠”聞名,其城市綠化是全國之冠,是兼具古今文明的園林城市。

 南京是名符其實的“城市”,因為有長長的城牆和眾多的城門。明太祖朱元璋推翻元朝後,採納謀士朱升提出的“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策略,於1366年開始在都城南京修築城牆,直到1386年完工,動用了十萬勞工歷時二十一年完成。

 以“世界第一城牆”而聞名的明城牆,為我國古代牆上的傑作,也是古城南京的重要象徵。城牆依山傍水因地勢而建,與秦淮河緊密相依,技術精湛,用材考究,周長33676公里,現存三分之二計達23743公里,高度為12米以上,厚7.62米至12.19米。城以花崗石為基,巨磚為牆。城磚一般長40厘米,寬20厘米,厚1012厘米,每磚側石均印有負責造磚者的提調官、司吏、窑匠的姓名和年月日,是朝庭為確保質量的監督措施,。這種嚴格的逐級負責的管理措施,和現今的責任制相類似。城磚的規格一致,其質地有二種:一為青灰磚,二為瓷磚。城牆築成時以石灰桐油、糯米汁混合夾漿,十分堅固,屹立數百年,巍然無恙。明朝共有13座城門,現僅存中華門、後城門(漢西門)、清涼門、神策門,其餘皆毁,中華門是南京最大和保存得比較好的一座城門。

 中華門是應天府的正南門,古稱聚寶門,是南京城牆上最大的一座城門,也是我國最大的一座城堡。建築形體像瓮,故亦稱瓮城,是專門為抵禦敵人而設計的。瓮城建築雄偉,設計精妙,結構完整,城分兩層,有三道瓮城,四道拱門,馬道,一條登城坡道。共有27個藏兵洞,能藏兵三千。城堡東西寬118.57米,南北長128米,佔地面積約15108平方米。其中首道城門高9.7米,寬6.8米,深58米;每道門原有雙扇木門和可上下啓動的千斤閘,現閘無存,僅存門閘的石槽,槽寬2223厘米,深1822厘米。在古代戰爭中,千斤閘是守城的重要設施。城堡東西馬道陡峻寬闊,可運送軍需物資,將領亦可策馬直登城頭。城門前以寬128米的外秦淮河為護城河,內以寬28米的内秦淮河為內壁,據說敵人難以攻入。

 











中華門內現設有瓮城歷史陳列室,裏面展示了明朝13座城門的圖片,南京明城及城磚的結構圖片,中華門的建築結構圖片,明太祖朱元璋的生平,曾經濟緩助朱元璋的江南首富沈萬三的事蹟,明初繁華的秦淮等。

 瓮城的馬道上擺放了多個守城士兵的臘像,威風凛凛,栩栩如生。登上城樓,可眺望四周的景色和民居。



城牆與城門在這座城市的歷史上曾佔據重要的位置。但是,冷兵器時代的過去,城牆與城門的防禦功能己無用武之地,於是就成了城市中風景,一座座城門漸演變為市民廣場中的一景,古老與現代從最初的別扭到如今的融合,似乎也沒有花費多長時間,冰冷的城牆也因此多了親切感,人情味。

 

從古到今,地處南京城南的夫子廟秦淮河風景區一直是南京最繁華熱鬧的地方,從早到夜都遊人如鰂。風景區以夫子廟為中心,夫子廟是孔廟的俗稱,原來是供奉和祭祀孔子的地方。始建於宋,位於秦淮河北岸的貢院街旁。夫子廟以廟前的秦淮河為泮池,南岸的石磚牆為照壁,全長110米,是全國照壁之最。北岸廟前有聚星亭、思樂亭;中軸線上建有門、大成門、大成殿、明德堂、尊經閣等建築;另外廟東還有魁星閣。每年農曆正月初一至十五,這裏會舉行燈會,熱鬧非常。每一盞展出的彩燈,手工精美,令人嘆為觀止。

 


由於時代要求,孔廟現己成為群眾文化活動場所。1985年修復夫子廟古建築群,其四周的荼肆、酒樓、店舖等建築也改建成明清風格,夫子廟築群由孔廟、學宮、江南貢院薈萃而成,是秦淮風光的精華。臨河的貢院街一帶則為古色古香的旅游文化商業街。同時按歷史上形成會的格局,復建了東市場、西市場。這裏可供選擇的傳統食品和風味小吃多達200多種,近年來,更相繼引進了肯德基、麥當奴等西洋快餐,保留了一些夜市大排檔,形成了中西合壁、高中低檔共存的餐新格局。江南貢院始建於南宋,是我國古代最大的科舉考場。明清兩代名人,吳承恩、唐伯虎、鄭板橋、吳敬梓、翁同和等均出於此。明遠樓是貢院內樓宇之一,位於貢院中間,原是用來監視應考士子的行為和院落内執役員工有沒有傳遞關節的設施。“明遠”是“慎終追遠”,“明德歸原”的意思。大門上懸有横額“明遠樓三個金字,外牆嵌有《金陵貢院道蹟碑》,記述了貢院的興衰。貢院明遠樓外有二個銅像,一個穿清朝服,另一個穿西裝,代表古今文人。






 李香君故居座落在夫子廟鈔庫街38號,秦淮河畔來燕橋南端。李香君是名著《桃花扇》中的秦淮名妓,秦淮八艷之一,受人仰慕,出污泥而不染,濯清蓮而不妖,眷懐故國。




烏衣巷在夫子廟文德橋南,三國時孫吳的衛戍部隊駐此,因官兵身穿黑色軍服,所以其駐地被稱為烏衣巷。烏衣巷地處秦淮河畔,是六朝有名的商業區和王公貴族的住宅區。

秦淮河是長江的一條支流,本名“龍藏浦”,古稱淮水,是南京的主要河道。它是南京古老文明的搖籃,遠在石器時代,流域內已有人類活動。從東水關至西水關的沿河兩岸,東吳以來一直是繁華的商業區。六朝時成為名門望族的聚居地,商賈雲集,文人薈萃,儒學鼎盛。隋唐以後,漸趨衰落,卻引來無數騷人墨客到吊,詠嘆“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到了宋代逐漸復蘇為江南文教中心。明清兩代,是十里秦淮的鼎盛時期。金粉樓臺,鱗次櫛比;畫舫凌波,槳聲燈影構成一幅如夢如幻的美景。

 “錦繡十里春風來,千門萬户臨河開”。千百年來,秦淮河哺育着古城南京,夫子廟附近的河房是綺窗絲幛,因此有“十里珠簾”的美譽。每當夜幕低垂,秦淮河兩岸的燈色,璀璨悅目,令人陶醉。河上的遊覽燈船,不論大小,都一律懸掛着彩燈,船上的燈光,倒影水中,活像萬道金蛇,在水中盤旋,令人嘆為觀止。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