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孝陵位於江蘇省南京市東郊鐘山南麓獨龍阜玩珠峰下,是明朝開國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的陵墓。此陵從1376年開始籌建,1381年初步建式,1382年葬入馬皇后,因馬皇后謚號“孝慈”,故名孝陵。1383年完成主體建築,1398年朱元璋駕崩,與馬皇后合葬孝陵,但此時陵墓的修築工程尚未完成,直至成祖未棣於永樂十一年(公元1413年)豎立“大明孝陵神功聖德碑”時,整個修建工程方告結束,歷時32年。
自碑樓西行百米許,經御河便至神道。據說建孝陵時,三國時吳主孫權之陵墓位處神道範圍,監宮李新提議遷走孫權之陵墓,但朱元璋敬仰孫權是一個英雄豪傑,所以決定保留他的陵墓,為孝陵之門廝。於是神道在孫權之陵墓繞行而過,開帝陵蜿蜒曲折神道之先河。
在石像生群的盡頭是欞星門,又稱龍鳳門,是三門六柱冲天式牌坊,其柱礎及抱鼓石皆是明代原物。在陵寢中,欞星門就是天門,帝王的靈魂過了此門便上天堂,因為皇帝是真龍天子,即上天的兒子,死後靈魂必須返回天上去。
穿過欞星門便是金水橋,再往前走即到達文武方門。文武方門又稱為陵宮門,是孝陵主體建築的第一道門。牆下保存一方用日、德、意、英、俄六國文字鎸刻的“特別告示”牌,為清宣統元年(公元1909年)兩江洋務總局道臺和江寧府知府豎立的保護明孝陵的告示。該告示現己移往碑殿。
文武方門至享殿前門是陵寢的第一進院落,進入文武方門後便看見井亭。明代在東、西兩側各設一水井,并配建井亭,當年祭祀宰牲或御厨用水均從此二井汲取。
經過井亭,御厨及具眼殿遺址,便是碑殿。在碑殿的正中,擺放了清聖祖康熙皇帝手書的“治隆唐宋”碑。據說清人入主天下之初,漢人不服,常欲復國,康熙皇帝為收攏天下人心,使朝臣俯首折心,百姓淡忘滿漢之分,曾六次拜竭孝陵,親自額書致祭,行漢人之三跪九叩之禮,遂令百姓感服,朝臣折心,為後世頌揚。
參觀完碑殿,經過東、西配殿遺址,便看見享殿。享殿原名孝陵殿,是明孝陵的主要建築之一,明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建成;用來供奉朱元璋及其皇后、嬪妃的牌位,是一座擁有三層石造頂弥座臺基,而闊九間、進深五間的巨大木結構殿宇,現仍遺留有56個石柱礎。原建築於清咸豐三年(公元1853年)毁於兵火,同治年間重新修建。享殿現用作展覽館,主要展示明孝陵的圖片、朱元璋的生平及他的畫像。
享殿正北有一道過門,通往陵宮主人靈魂所居之地,俗稱陰陽門,也稱內紅門。它是三洞對開的雙扉紅門,門頂覆黃色琉璃瓦。內紅門把陵宮建築分為前後兩區,即明孝陵首次建立起“前朝後寢”的陵宮佈局。
穿過內紅門,便看見升仙橋,橋上有雕刻精美的龍、鳳柱頭。跨過升仙橋,便是方城名樓。方城東、西兩側有影壁,作“八”字形,壁磚砌,下部為須彌座式。須彌座束腰部及壁面四角飾磚雕花卉,有石榴、萬年青、牡丹等,風格規範、精細、活潑,被視為中國明代前期磚雕藝術的代表作。
明樓位於方城頂部,是孝陵的最高點,是明代首創的建築模式。樓頂重擔九脊,覆黃色琉璃瓦,南面開三孔拱門,東、西、北三面各開一孔拱門,方磚墁也。清咸豐年間,樓頂毁於兵火,現僅存磚牆四壁。
緊連方城的北面是寶頂,它是一個直徑達325米至400米的圓形大上丘,原是鐘山南麓的一座小山,即獨龍阜。寶頂周圍建有一個以條石作基礎的磚構城牆,周長1000多米,形成寶城。寶頂以松柏植於封土之上,下部即為朱元璋及馬皇后的地宮所在。
百年柏樹
焚帛爐
梅花和白玉蘭花
明孝陵在石像生群的神道旁種了很多梅花,有白色、有粉紅色、有桃紅色,有單瓣,也有重瓣,非常美麗悦目。在陵宮內也種了多株白玉蘭花。在每年的二、三月,春暖花開時節,到訪明孝陵,可順道欣賞梅花和白玉蘭花綻開的美姿。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