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於2021年12月11日參加了房協長者安居資源中心為長者和認知障礙護老者舉辦的「樂齡科技體驗日」。
大部分長者都希望「居家安老」,但長者發生家居意外的情況仍十分普遍。意外原因包括年齡的增長,令長者的身體及感官機能不斷退化,而原有的家居設計,卻未能滿足長者的需要。其實,只要透過專業評估及改善家居環境,就能減少長者發生家居意外的機會。
服務對象:長者或退休人士、長者家屬及護老者、學生、企業或機構同工
服務範圍:身體功能測試、導賞及體驗活動、教育及培訓、專業諮詢、大使服務、專門研究、網上資源。
我們亦被安排參觀展示以科技輔助工具協助認知障礙長者日常生活和提升生活質素的示範單位。
照顧認知障礙的長者真的很辛苦,身心俱疲。香港人口老化問題嚴重,根據政府經濟顧問辦公室在二零一九年二月發表題為《香港的人口高齡化趨勢》報告,二零一八年至二零三八年之間,六十五歲或以上長者人口將由一百二十七萬增加至二百四十四萬。到了二零三八年,每三人便有一人是長者。「以老護老」日趨普遍。我便是其中一個獨力照顧患病長者的長者護老者。長者護老者其實並不易為,因為除了要承受照顧病患遇上的體力、精神和經濟的壓力外,亦要面對本身年老體弱的憂慮,那種滋味真是非筆墨能形容。
一般長者都不喜歡入住安老院,因為有被遺棄的感覺。能夠居家安老是最幸福的,但首要條件是要本身能自理,或是照顧者有足夠的人力和財力。
由於僧多粥少,現時申請輪候安老院的門檻亦愈來愈高,很多極需安老服務的長者也被拒之門外。據聞社署為了減低輪候人數,今年又出了新評估表3.0,門檻更高,10個接受評估的長者,9個不合格。如果這是事實,就是長者的悲哀。
當照顧者向社工尋求協助時,他們通常會建議照顧者請家傭照顧長者,或送長者到私營安老院。如果照顧者有財力解决問題,又何須申請資助服務呢 !
提升認知障礙長者日常生活質素的科技輔助工具雖然愈來愈好,但又不是一般照顧者能負擔得來呢 !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