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13日星期一

大館 / 中央警署 (Central Police Station)

 


大館(Tai Kwun),即舊中區警署(前稱中央警署; Central Police Station,縮寫:CPS),位於香港中環荷李活道10號,曾經是香港警察總部及中區警署。中區警署現時已經遷至上環中港道中區警區總部毗連,原址連同前域多利監獄、前中央裁判司署的建築群現在是香港法定古蹟。2018529日起正式對外開放,免費入場參觀。

舊中區警署建於1864年,是三層高古典式建築。1905年,加建一層。1919年,另一座四層高的大樓落成。1925年,另一所兩層高的軍械倉庫於西北端建成。

20051220日,警隊舉行告別儀式,正式將中區警署交回政府。原址毗鄰而同樣擁有悠久歷史的前香港中央裁判司署及域多利監獄,擬發展為一個歷史文化旅遊區。香港行政長官曾蔭權於20071010日發表施政報告,宣佈原則上接受香港賽馬會提出的活化計劃,項目耗資18億元。

20114月,香港賽馬會表示,已經完成中區警署的考古勘察工作,並且發現了一些相信是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的古物,包括陶製菸斗、銅幣、瓷碗碎片、疑似隧道建築以及地基遺骸。稍後會把詳細報告送交古物古蹟辦事處。長春社公共事務經理李少文要求暫時停工,若是發現重要遺址,應該全數原地保留,如遺址與保育方案存在衝突,設計更應更改,甚至推倒重來。香港賽馬會表示,在通過各項法定審批後,有關的維護及保養古蹟工程,將於年底展開。工程期間將會持續進行考古勘察,例如尋獲古物,香港賽馬會將確保進行適當鑑證以及向外公布。

 

活化計劃

2007年,馬會向政府提交中區警署建築群立法會文件,希望加建一座高逾160米、「巨型竹棚」設計的藝術地標大廈,大樓內會有瞭望台、表演廳、多用途展覽廳、畫廊、兩間戲院,…。及零售店等。但建議引起少數居民和環保人士反對,指質疑竹棚大樓過高、與古蹟格格不入及過份商業化。

20101011日,發展局與香港賽馬會公布中區警署新設計方案,修訂設計建議活化為當代藝術中心。新建的奧卑利翼提供展覽場地,高度上限為80米,亞畢諾翼則提供可容納200 名觀眾的多用途場館及中央設備。設計方案於2011418日,獲得環境保護署有條件地通過。

 建築師團隊包括赫爾佐格和德梅隆建築師事務所、Purcell Miller Tritton、許李嚴建築師事務有限公司和David ELLIOTT。活化工程由金門建築耗資18億負責承建,原預計於2014年落成及啟用,成本預計約15億港元。但不斷延遲對外開放日期,到到2018年上半年竣工。

經歷約10年維修保育,2018525日舉行開幕禮,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香港賽馬會主席葉錫安等,主持亮燈儀式。同月29日起對外開放免費入場參觀。

 是次活化計劃榮獲2019年度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區文化遺產保護獎卓越獎項,為獎項中的最高殊榮

 

建築群

大館當代美術館

由國際知名建築師事務所赫爾佐格和德梅隆設計,樓高3層,佔地1,500平方米,展示當代藝術展覽及活動的非牟利藝術空間,期望每年策劃68個展覽項目,願景成為亞洲其中一個重要的國際當代藝術中心。藝術館2樓原設江南菜餐廳「奧卑利」,由經營「都爹利會館」的佳民集團營運,其後因應2019冠狀病毒病引致遊客暴跌,最終於20202月結業,同年11月於原址開設日系精品咖啡店Between Coffee

 


警察總部大樓

1919年落成,樓高4層,是中區警署建築群最宏偉的建築物之一,設置歷史故事空間(中區警署歲月)、複式展室、警察服務中心、商店及餐廳。


警署總部大樓外空地稱為檢閱廣場




 

營房大樓

大樓建於1862年至1864年間,於1906年加建一層,是舊中區警署建築群中最古舊的建築物之一。大樓設有訪客中心、歷史故事空間(探索大館故事和行動代號:中區)、商店及餐廳。


營房大樓外空地稱為監獄操場


 營房大樓採用西方古典建築的拱形設計







築物以天橋相通


中央裁判司署

建築物建於1912年至1914年,日佔時期於曾用作戰爭罪行法庭。活化後其中的一間審判室及地下羈押室,將用作詮釋空間,其餘用作綜合式消閒及生活文化設施。此範圍到20193月才開放。

 





監獄長樓及C

 





其他建築

A倉作工作室(只有舉行活動時才開放)

B倉作歷史故事空間(域多利鐵窗生涯)

D倉作歷史故事空間(監獄膳食),樓上為辦公室

E倉作休憩區和酒吧,樓上為演員的更衣和化妝室,以橋連接賽馬會立方

F倉作歷史故事空間(入冊)和展覽廳

已婚警長宿舍主要將供駐場藝術家使用,於地下樓層設有訪客中心及餐廳。

未婚督察宿舍將供駐場藝術家使用。

沐浴樓前身是浴室、馬廄、苦力宿舍及為營房大樓供饍的廚房。將用作後勤設施及機電設備機房。

建於1862年至1864年間已婚督察宿舍將由非牟利機構使用

 

交通

訪客可利用多個公眾閘口(行人天橋閘  奥卑利閘(奥卑利街)  砵典乍閘(荷李活道)   紫荊樓閘(亞畢諾道)   藍閘(奥卑利街) )  進出大館,或乘搭港鐵,於中環站下車後,選擇D1出口,於畢打街出口右轉,沿皇后大道中直行至閣麟街,步上中環半山自動扶手電梯至大館。從中環至半山自動扶手電梯經荷李活道及奧卑利街交界處的行人天橋步行即達。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