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岩是三十六岩中景致最美的地方,這裏相傳是真武帝得道升仙之處。南岩宮是南岩風景區的地標。此宮是一座石殿,建於元初,整體是仿木石結構的建築,內藏有元、明的神像和法器。
進入南岩的兩儀殿,便是天乙真慶宮石殿,殿內供奉了鐵造塑金的真武帝像,像前有四個文神武將,左右兩側有仕女。殿內還有五百個靈官。在天乙真慶宮石殿前有一塊約一米長突出的峭壁,峭壁兩邊雕有雲龍,龍頭以精確的對角線,與遠方天柱峰的金頂遙遙相對,在峭壁的末端放有一個小小的香爐,這就是著名的“龍頭香爐”。相傳在龍頭香爐燒香許願是最靈驗的,因此,每逢香火盛會,成千上萬的香客不遠千里而來,在龍頭香爐燒香許願,曾有香客為了表示虔誡,竟跪在峭壁上燒香,政府為防止意外發生,用鐵枝將峭壁圍着,並在近峭壁處放了一個大香爐,讓香客燒香。
|
兩儀殿 |
|
兩儀殿外扶手掛滿許願帶連心鎖 |
|
往南岩兩儀殿山門 |
|
武當山南天門 |
|
武當山南岩宮及龍頭香爐 |
|
武當山南岩寺觀 |
|
龍頭香 |
|
龍頭香 |
每個人都會有願望,亦祈求願望能達成,信奉佛教、道教的人,會到廟宇、道觀祈求;信奉天主教的、基督教的人,會到教堂祈求;沒有宗教信仰的,會到許願樹、許願井祈求。香港的大埔林村有一稞許願樹,在武當山的金頂及南岩也有許願樹。許願樹是有數百年歷史的銀杏樹,當地人許願的方法是把許願帶縛在樹上。也有情侶把連心鎖扣在太和宮金殿及南岩兩儀殿外道旁扶手的鐵鏈上,祈求永結同心,白頭到老。
太子坡又名復真觀,是真武帝未修道成仙前在此修道的地方,在復真觀內其中一個殿門的上方掛有「雲巖初步」的牌匾。從復真橋至復真觀的山路彎彎曲曲非常特別,到達觀前要經過四度門,因此有“一里四度門,九曲黃河牆”
之稱。
在復真觀的門前有兩塊御碑,碑頂有雲龍石刻,御碑以大海龜來趺。復真觀對面有一塊影壁,影壁上有福祿壽三字,兩側有一座石亭及一座有數百年歷史的焚帛爐。
|
御碑 |
|
復真觀 |
|
復真觀外御碑 |
|
復真觀外福祿壽影壁及焚帛爐 |
|
復真觀建築及神道 |
|
雲巖初步牌匾 |
|
復真觀數百年歷史焚帛爐 |
|
復真觀數百年歷史焚帛爐 |
|
復真觀數百年歷史焚帛爐 |
|
復真觀數百年歷史焚帛爐 |
|
復真觀數百年歷史焚帛爐 |
在復真觀的背後有一所藏經樓,從前為珍藏各類道教書籍的地方,一般珍貴的經書放於樓上,以保持乾爽。樓下兩端是經師的居所,其前有道教接待貴賓的休息廳,稱為“官廳,”,旁立照壁一面,其上保留有革命文物二幅,即紅三軍八師政治部實行土地革命的墨迹。
|
藏經樓 |
|
藏經樓外當年紅軍土地革命墨跡 |
藏經樓左邊是歷代祈福求學之士所嚮往之地----太子殿。此殿最初為淨樂國太子修煉地,因此,大批求學者慕名到此“拜師”,如宋張士遜,幼入山間向太子求學,道長以道教化,遜刻苦努力,發奮讀書,十載寒窗,一舉成名,後當上了宰相。
在太子殿旁的側門往前走便是皇經堂。皇經堂又名“誦經堂”,從前是道教徒做功課,誦經拜師的場所,因經文是向神靈表奏,所以道教徒特意擺放了道教諸神像在內。堂外有一株很大的金桂,每當金桂花盛開,香飄四溢,有“十里桂花香”的美譽。
太子坡的五雲樓是武當山古建築群中最高的木構建築,其裝修,設計都獨具匠心,特別是金柱,採用12根枋交义迭擱,裂架用穿針式,牆體用硬山式,使其分力荷載,達到了建築技藝與功能技術的融合,不但可節省材料,也增大了空間,通過變換屋面,高低錯落等方式,盡量使建築臻於完美,利用一柱和12根交义樑來支撑這座五層高的樓閣,金柱被譽為“一柱十二樑”。
|
五雲樓一柱十二樑 |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